相关阅读
4月8日,重庆国际博览中心,第58·59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现场,观展嘉宾被机器人吸引。记者 谢智强 摄/视觉重庆
4月8日,第58·59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开幕。本届高博会以“校地聚合·产教融合:高质量发展”为主题,主体活动由高新装备展览展示、高水平会议论坛、信息化及高端成果发布三大板块组成,展览展示面积超12万平方米,千余名专家学者、1500余所高校、万余家企业参会。据悉,这是首次两届联合举办的高博会,也是在重庆举办的首届高博会。
(相关资料图)
据介绍,本届高博会为期三天。展会期间,除实验室及科研仪器设备类、信息化及智慧教育类、实训及机电类、医学教育及健康类、后勤及平安校园类、体育设施及用品类六大传统展区外,高新装备展览展示板块还创新推出高校、就业、竞赛、城市四大特色专区。
其中,高校专区集中展示全国28个省(区市)的110所高校办学成就;就业专区举行以“深化就业育人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”为主题的2023高校毕业生人才招聘会,共有线上线下3500余家招聘单位参加,提供就业岗位超30万个;竞赛专区集中展示了100项全国高水平学科竞赛成果,展示十年来全国高校竞赛发展成就和特色;城市专区则以“新时代 新征程 新重庆 新高教”为主题,展示重庆十年来高等教育、科技创新、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成果。
展会期间,围绕教育数字化、素质教育、产教融合、就业育人等热点话题,将举办80余场高水平学术会议论坛,包括“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暨第三届大学校长论坛”“第三届中国城市与高校发展大会”“第六届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大会”等。此外,高博会还将发布信息化及高端成果,“云上高博会”将线上展示教育行业企业核心技术、高校科技创新成果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。
多项教育盛事缘何花落重庆
4月8日,重庆国博中心,第58·59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现场,一位小朋友在家长带领下观看智能机器人。记者 刘旖旎 见习记者 尹诗语 摄/视觉重庆
四月的重庆,繁花盛开,多项教育盛事先后举行。
4月8日,为期三天的第58·59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。4月9日,第八届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冠军争夺赛在重庆大学举行。与冠军争夺赛同期举行的,还有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、首届世界青年大学生创业论坛和第四届教学大师奖、杰出教学奖、创新创业英才奖颁奖典礼。
这些重要活动都是首次在重庆举行。重庆缘何受到青睐?这几项教育盛事将为重庆带来哪些影响?
厚植创新创业沃土,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“擦亮名片”
2022年6月17日,由教育部等十二部委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、重庆大学承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正式启动。
今年4月9日,这项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冠军争夺赛在重庆大学举行。
为何选择重庆大学来承办这场覆盖面最大、影响最广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盛会?
“创新创业在重庆大学有着深厚的土壤。”重庆大学校长助理、第八届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筹备办主任饶劲松介绍说,近五年来,重大学子在各大竞赛中获得各类奖项共计4633项(居全国高校第13位),获第七届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赛金奖6项。在人工智能、电力能源、生物化学、公益事业等多个领域,重大学生彰显出青年一代创新创业生力军“敢闯会创”的勃勃生机。
不仅仅是重庆大学,整个重庆,也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沃土。
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,近年来,重庆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纳入高校必修课体系,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“新工科、新医科、新农科、新文科(四新)”建设重要任务,推动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,切实把创新精神、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要求落实到教学设计、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中。
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也是各方看好重庆的原因之一。2022年,全市投入2亿余元支持13所市级高水平“四新”高校和30个市级示范性学院建设。通过改革创新实践,高校逐渐形成人才培养的“新理念、新专业、新模式、新课程、新师资、新质量”。
在“双一流”和“双高计划”建设方面,重庆大学机械工程、电气工程、土木工程和西南大学教育学、生物学等5个学科进入国家新一轮“双一流”建设名单。在渝高校4个学科进入世界ESI学科前1‰,53个学科进入世界ESI学科前1%。截至目前,全市总共有10所院校入选国家“双高计划”建设单位,数量位居全国第六、西部第一。
4月8日,重庆国博中心,第58·59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现场,教育领域的高新装备展览展示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体验、参观。记者 刘旖旎 见习记者 尹诗语 摄/视觉重庆
汇聚千万“敢闯会创”青年的力量,以数智产教融合推动高教发展
“我们的产品预计在今年内走向市场。”在本届创新创业大赛中,重庆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明月科创实验班2021级的黄舟和小伙伴们研发设计的“盲文多行阅读器”获得银奖。
经过9次迭代、6次用户测试,该作品已经解决精密电机传动集成技术、超大规模集成电机控制技术、汉盲转换算法等关键问题,在重庆大学-明月湖科创教育平台进入孵化。
类似的成功案例还有很多。饶劲松透露,本次大赛,共有来自国内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、4500余所院校的1450万名学生报名参赛,参赛人数首次突破千万。“可以预见的是,在大赛的推动下,一大批航空航天、新材料、立体视觉等领域的硬科技项目在未来几年内将不断涌现,一批科技含量高、市场潜力大、社会效益好的项目将应运而生,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服务带动新经济发展。”
在市教委高等教育处处长蒋云芳看来,如果说影响全球的创新创业盛典汇聚了千万“敢闯会创”青年的力量,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作为全国高等教育领域规模最大、影响力最广泛的综合性品牌博览会,则给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汲取最新教育理念十分难得的平台。她说,“不少大学校长,争相报名参加本次高博会高水平会议论坛。”
在业内人士看来,借助这一盛会,我市着力推进高博会“伙伴城市”的引智工作,将吸纳更多高水平科技人才,助力西南地区高等教育人才创新培养。
城市与高校“双向奔赴”,重庆教育积蓄新动能
“城市滋养高校,高校涵养城市。城市与高校双向赋能,协同共进合作共赢。”重庆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近年来,通过改革创新实践,在渝高校逐渐形成人才培养的“新理念、新专业、新模式、新课程、新师资、新质量”。当前,在渝高校分类发展格局基本构建,各显所长、错位竞争的高校特色发展态势初步形成,高质量发展的旋律已经奏响。
几大教育盛事在重庆举行,带来了哪些启迪?我市一所高校校长表示,以第四届教学大师奖、杰出教学奖、创新创业英才奖评选结果为例,这三个奖项在评选过程中向教学一线倾斜,选树在国家战略紧缺人才培养方面作出杰出贡献、在相关教育教学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“中国金师”,将激励新生代力量,共赴创新创业征程,而这给了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学工作方向指引。
“这些规模大、影响力广的盛会和评选奖励活动,将激励重庆万千青年学子投身创新创业。”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,在渝高校将以内涵建设为引领,持续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,夯实专业建设的根基,实现教学育人平台的突破,继续擦亮重庆高等教育教学的名片。
记者:李珩 李志峰
编辑:罗婧颖 唐诗(实习生)
校对:崇云丰
审核:隆梅
关键词:
相关阅读
2023-04-09
2023-04-09
2023-04-09
2023-04-09
2023-04-09
2023-04-09
2023-04-09
2023-04-08
2023-04-08
2023-04-08
2023-04-08
2023-04-08
2023-04-08
2023-04-08
2023-04-08
2023-04-08
2023-04-08
2023-04-08
2023-04-08
2023-04-08
2023-04-07
2023-04-07
2023-04-07
2023-04-07
2023-04-07
2023-04-07
2023-04-07
2023-04-07
2023-04-07
2023-04-07
2021-12-02
2021-12-02
2021-12-02
2021-12-02